1.阴极似阳(一)
杨某,男,32岁,云南姚安县人。始因风寒,身热头痛,某医连进苦寒凉下方药十余剂,且重加犀角、羚羊角、黄连等,愈进愈剧,病发已20日,危在旦夕,始延吴佩衡诊治。刻诊:“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渴喜滚烫水饮。小便短赤,大便已数日不解,食物不进,脉浮虚欲散’’。吴氏认为证系风寒,误服苦寒太过,真阳逼越于外而成阴极似阳之症。“外虽现一派热象,是为假热;而内则寒凉已极,是为真寒。如确系阳证,内热熏蒸,应见大渴饮冷,岂有尚喜滚饮乎?况脉来虚浮欲散,是为阳气将脱之兆"。治之急宜回阳收纳,拟白通汤加上肉桂为方:附片6Og,干姜26g,上肉桂1Og(研末,泡水兑人),葱白4茎。方子开好,病家称家中无人主持,未敢服药,实则犹疑不定。次日又延吴氏诊视,“仍执前方不变”。并告以先用肉桂泡水试服,若能耐受,则照方煎服。病家如法试之。服后即吐出涎痰碗许,人事稍清,内心爽快,遂进上方。病情即减,身热约退一二,出现恶寒肢冷之象,已无烦躁谵语之状,且得熟睡片刻。乃以四逆汤加上肉桂续服:附片1OOg,干姜36 g,甘草12g,上肉桂1Og(研末,泡水兑人)。服药一剂,身热退去四五,脉稍有神。尿赤而长,略进稀饭。再剂则热退七八,大便已通。唯咳嗽痰多夹血,病家另请数医诊视,皆云热证,出方不离苦寒凉下之法。鉴于前医之误,未敢轻试。其时病人吃梨一个,“当晚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又急邀吴氏诊视,见舌白而滑, “仍喜滚饮’’,判为“阳神尚虚,阴寒未净’’。仍主以大剂回阳祛寒之法,照第二方剂量加倍,另加茯苓3Og,半夏16g,北细辛4g,早晚各一剂(即日进2剂)。连服6剂,3天后再诊,身热已退,咳嗽渐愈,饮食增加,小便淡黄而长,大便转黄而溏。前方去半夏、细辛,加砂仁、白术、口芪善后,连进十余剂,诸症俱愈(《吴佩衡医案》)。
此案既显出吴氏辨证准确,独具胆识,又示其火神用药风格。在一派热象之中,以“舌白而滑,渴喜滚烫水饮,脉浮虚欲散"为辨识阴证眼目,郑氏“用药真机”在此正可作为依据。另外,从其服苦寒凉下之药而病“愈进愈剧’’,亦可推知绝非阳证。最可奇者,病人吃一梨后,竟然“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此系阴证食凉必然加重之理,阳气欲脱之象,吴氏加倍重用附子,不夹任何凉药,挽回此等重症,确有超人见识,实在令人钦佩。吴氏重用附子,均令先煎2~3小时,以口尝不麻口舌为准,虽大剂量亦不偾事。这一点应该提请注意。
2.阴极似阳(二)
患者秦某,1 3岁,患伤寒重症发烧已20余日不退。其父系云南省昆华医院院长、著名西医秦某,与同道多方救治均不见效,认为已“无法挽救”,无奈邀请吴佩衡诊治。
1月7日:发热20余日,晨轻夜重,面色青黯,双颧微红,口唇焦躁已起血壳,日夜不寐,人事不省,时而烦乱谵语,双手乱抓。呼吸喘促,食物不进,小便短赤,大便多日不通。舌苔黑燥,不渴,喂水仅能下咽二三口,脉浮而空,重按无力。吴认为系“伤寒转入少阴,阴寒太盛,阴盛格阳,心肾不交,致成外假热而内真寒之阴极似阳证。外虽现一派燥热之象,内则阴寒已极,逼阳外浮,将有脱亡之势。"“法当大剂扶
阳抑阴,回阳收纳,交通心肾,方可挽回。”拟以白通汤加肉桂主之:附片25Og,干姜5Og,葱白4茎,上肉桂15g(研末,泡水兑人)。
1月8日:热度稍降,唇舌已较润,烦乱亦止。处方:附片3OOg,干姜80g,茯苓30g,葱白4茎,上肉桂15g(研末,泡水兑人)。
1月9日:热度稍降,神情淡漠,不渴饮,夜间烦躁复作,认为药不胜病,尚须加量,处方:附片400g,干姜15Og,茯神5Og,炙远志20g,公丁香5g,生甘草20g,上肉桂20g(同前法),昼夜连进2剂。
1月1 O日:身热退去十之八九,黑苔退去十之六七,唇舌回润,脉已浮缓。病似转安。上方出入加减,但附子用量一直是400g,且昼夜连进2剂,直至1 3日,病情稳定向好,经七八天善后调理,终至痊愈(《吴佩衡医案》)。
此症发热,口唇焦燥,双颧微红,烦乱不寐,小便短赤,大便不通,舌苔黑燥等颇似阳热之象,怎么看都是热证;但从面色青黯,人事不省,不渴,脉浮而空等症判为内真寒而外假热,“阴寒已极,逼阳外浮,将有脱亡之势",其认证之准确,令人不胜钦佩。毅然投以大剂白通汤,不夹一味阴药,每日一诊,随时调方,附片从2 5 Og增加到400g,且日进2剂就是800g,终于救治如此危症,确实惊世骇俗,真善用附子大
家也。当时有一学者曾题嵌字联盛赞吴先生:“济世全凭寸心无任钦佩,处方独具斗胆谁能抗衡"。
3.假热真寒
车某,男,74岁。1 9 7 5年4月初感受风寒,全身不适。自拟温补汤剂服之,病未减轻,勉强外出散步,受风而病情加重。头昏体痛,面赤高热,神志恍惚。查体温3 9℃,诊为感冒高热,注射庆大霉素,高烧仍不退,病势危重,邀范中林先生至家中急诊:高烧已三日,阵阵昏迷不醒,双颧潮红。虽身热异常,但重被覆盖,仍觉心中寒冷。饮食未进,二便闭塞。脉微欲绝,舌淡润滑,苔厚腻而黑。
辨证:患者高热,神昏,面赤,苔黑,二便不通,似阳热之象。但虽高热,反欲重被覆身;身热面赤,而四肢厥冷;二便不通,却腹无所苦;苔黑厚腻,但舌润有津;高烧神昏,无谵妄狂乱之象,而脉现沉微。参之年已古稀,体弱气衰,实一派少阴孤阳飞越之候,生气欲离,亡在顷刻。虽兼太阳表证,应先救其里,急投通脉四逆加葱白,直追散失欲绝之阳。处方:制附片60g(久煎),生甘草30g,干姜60g,葱白6 Og。
服上方二剂,热退,黑苔显著减少。阳回而阴霾初消,阴阳格拒之象已解。但头痛、身痛表证仍在;肾阳虚衰,不能化气,故仍二便不利。以麻黄附子甘草汤驱其寒而固其阳,加葱白生少阳之气,处方:麻黄1Og,制附片60g(久煎),生甘草20g,葱白1 20g。
上方服四剂,头不觉昏,二便通利,黑苔退尽,唯身痛未除。虽阳回表解,仍舌淡,肢冷,阴寒内盛,呈阳虚身痛之象。宜温升元阳而祛寒邪,以四逆加辽细辛主之。处方:制附片60g(久煎),炙甘草2Og,干姜30g,辽细辛6g。服二剂,余症悉除,以理中汤加味调理之(《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本例高热,面赤,二便不通,双颧潮红,颇似阳热之象,但脉微欲绝,脉证不符。范氏遇此寒热真假难辨之际,特别重视舌诊,凡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白滑者,均视为附子或四逆汤的使用指征,此系范氏独到经验,实则本于郑钦安“用药真机"所示阳虚辨诀。本例其舌淡润滑,为阴寒内盛;苔黑而润滑有津,乃肾水上泛;脉微欲绝,则系少阴典型脉象。总之不可误认为阳热,实
为阴寒内盛,虚阳外浮之象。范氏辨证精细,步步推理,令人信服;先救其里,后解其表,处处以阳气为本,擅用附子,尽显火神派风格。
4.重型肺脓疡
海某,女,19岁。行剖腹产失血过多,经输血抢救后,突然高热40℃以上。经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治疗,数日后体温降低,但一般情况反见恶化,神识昏愦,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白细胞高达2O.0×109/I。以上。因病情危重,未做X线检查。继续以大量抗生素治疗,配合输液吸氧,均未效,延吴佩衡先生会诊:神志不清,面唇青紫灰黯,舌质青乌,鼻翼煽动,呼吸忽起忽落如似潮水,十指连甲青乌,脉弦硬而紧,按之无力而空。认为肝肾阴气内盛,心肾之阳衰弱已极,下焦真阳不升,上焦阴邪不降,一线残阳将绝,已现衰脱之象。唯有扶阳抑阴,强心固肾,尽力抢救垂危。主以大剂回阳饮(即四逆汤加肉桂):附片150g,干姜50g,上肉桂l0g(研末,泡水兑入),甘草20 g。因附片需要先煨三四小时,故让患者先服上肉桂泡水,以强心急救。并预告病家,服此方后可能有呕吐反应,如呕吐之后喉间痰声不响,气不喘促,舌质色较转红,尚有一线生机可以挽回,否则难治.
复诊:服上方后果如前言,呕吐涎痰后已见转机,神识较前清醒,嗜卧无神,已能缓慢答问,吃流汁,舌尖已见淡红色,苔白滑厚腻,口唇青紫较退,两颊紫红,鼻翼不再煽动,呼吸仍有困难,咳嗽咯大量脓痰,脉仍弦滑而紧,按之而空。衰脱危候大为减轻,仍以扶阳温化主之:附片150g,干姜50g,上肉桂lO g(研末,池水兑人),半夏1O g,茯苓20g,甘草8g。
三诊:神智清醒,面颊微转润红,指甲唇舌青紫已退十之八九,鼻头、目眶微青,午后潮热,喘咳气短,咯大量脓痰,脉弦滑,病已转危为安,再以上方加减:附片200g,干姜lOOg,茯苓30g,上肉桂lO g(研末,泡水兑入),公丁5g,法夏lOg,橘红l0g,甘草8g,细辛5g。
四诊:面颊微红润,口唇、舌质青紫已退,呼吸渐趋平稳,午后潮热已退,咳嗽、咯脓痰稍减少,胃气已开,能进食,人事言语已近常态。大便溏泻,系病除之兆,脉转和缓。大病初退,情况好转,经X线检查发现双肺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洞,细菌培养,检出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后诊为“严重型肺脓疡"。拟方:附片15Og,干姜50g,广陈皮8g,杏仁8g(捣),炙麻茸8g。连服四剂,喜笑言谈自如,病状若失(《吴佩衡医案》)。
此症凶险至极,若从白细胞20.o×1 09/I。、咯吐脓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脓疡等着眼,势必陷入到痰热蕴肺,热毒盛极的认识中,难免大剂黄芩、鱼腥草之类苦寒套方,后果可想而知。吴氏不为其所惑,从神色舌脉断为阴寒内盛,“一线残阳将绝’’,已呈阳脱之象,处以大剂回阳饮,附片从15Og增至200g,挽起此等重症,其胆识、经验皆非常医所及,不愧火神派大家。
5.头痛
张某,男,36岁。头痛已6年,逐渐加重。看书写字时,头痛目胀尤甚。1976年1O月初诊:头暴痛如裂,不敢睁眼。心烦,气短,四肢厥冷,面色青暗萎白,舌淡而乌暗边缘有齿痕,苔灰白薄润,脉沉微。
辨为少阴阳衰阴盛,阴阳格拒之证。其面色青暗,四肢厥冷,全身乏力,舌淡乌暗,苔白灰滑,脉沉微即是阴盛明证;而心烦气短则属阳为阴困,阴盛于内,格阳于外之象。法宜回阳通脉,白通汤主之:制附片6Og(久煎),干姜3Og,葱白头60g。连进4剂,头痛与精神好转,阴盛日久,须温补少阴兼顾太阴,以四逆汤合理中丸加味,配为丸药长服:制附片60g,干姜30 g,炙甘草20g,生晒参30g,炒白术30g,茯苓
30g,上肉桂15g,枸杞20g,菟丝子30g。1O剂,水打为丸,缓服。随访三年来,虽经常加夜班,头痛始终未犯(《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如此暴痛如裂之头痛,未用一味芎、芷、蝎、蜈之类套方套药而能治愈,仗的是治病求本,从阴寒内盛,逼阳欲脱着眼,以大剂附子、干姜取效,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俗辈所及。郑钦安对此早有论述:“因阳虚日久,不能镇纳浊阴,阴气上腾,有头痛如裂如劈,如泰山压顶,有欲绳索紧捆者,其人定见气喘唇舌青黑,渴饮滚汤,此属阳脱于上,乃属危候,法宜回阳收纳为要,如大剂白通四汤之类,缓则不救。”范氏此案正本于此。
第五节 失血诸症,多属阳虚
郑钦安对各种出血病症积累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见解不同凡响,值得单独列出讨论。从探求阴阳至理的观念出发,他首先强调血症辨治像其他病症一样,也要按照阴阳虚实为纲,他在“血证门" (吐血、鼻血、牙血、毛孔血、耳血、二便血)中指出:“血证虽云数端,究竟不出阴阳盈缩定之矣。“予治一切病证与此血证?只要无外感病形,即握定阴阳盈缩治之,见功屡屡,获效多多,真不传之秘法,实度世之金针’’(《医法圆通卷二》)。他对阳虚不能统血,阴血外越引起失血诸症,尤具卓见,可称超凡脱俗,独有建树。下面予以介绍。
一、阳虚居多,十居八九
郑钦安辨认血症的标准仍然不离阴阳两纲: “天包乎地,气统乎血,气过旺,可以逼血外越,则为阳火;气过衰,不能统血,阴血上僭外溢,则为阴火。阳火,其人起居,一切有神;阴火,动静起居,一切无神"(《医法圆通卷二》)。把血症分为阴阳两纲,称之为“阴火”和“阳火”,亦即阳虚和实热。一般都认为,血症由热盛即阳火引起者多见,“举世宗之而不疑,群医信之而不察”。
然而,以郑氏“经验多年”而论,认为阳火引起的血症很少见,而阳虚即阴火引起的血症则多见,“十居八九"。他说:“失血之人正气实者少也,正气一衰,阴邪上逆,十居八九,邪火所致十仅一二。"“宜苦(寒)者,十仅一二,宜平(热)者十居八九’’(《医法圆通卷四》)。这一点确为真知灼见,与世行观点大不相同,是他关于血症理论最独到的观点。以笔者认识,郑氏经验才符/~-,ll床实际,后面所附验案可以证明。
还有一点应该注意,即或是由阳火(郑氏有时又称“邪火”)所致失血,在用凉药止血时,也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切不可一凉到底,免伤元气。他说:“俟火一去,即宜甘温甘凉,以守之复之,又不可固执。须知道血下既多,元气即损,转瞬亦即是寒,不可不细心体会”(《医法圆通卷二》)。体现了郑氏一贯推重阳气的观点。
二、判认阳虚,阴象为据
郑氏判断“阴火”血症的根据仍旧是“阳虚秘诀”,从阴象中求之:如“鼻血一证,有由火旺而逼出,定有火形可证,如口渴欲冷,大小便不利之类……有元阳久虚,不能镇纳僭上阴邪,阴血外越,亦鼻血不止(不仅鼻血一端,如吐血、齿缝血、耳血、毛孔血、便血等)。其人定无火形可征,二便自利,唇舌淡白,人困无神。法宜扶阳收纳,如潜阳、封髓、甘草干姜或加安桂、吴萸之类。学者切切不可一味见病治病,务要将内外病形、阴阳实据熟悉胸中,方不致误人性命也"(《医理真传卷一》)。
下面举例示范郑氏判认虚阳外越之血症:
如齿牙出血:“素秉阳虚之人,并无邪火足征,阴象全具,忽见满口齿牙血出。此是肾中之阳虚,不能统摄血液,阴血外溢,只有扶阳收纳一法最妥"(《医法圆通卷三》,下同)。
皮毛出血:“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见皮毛出血,此乃卫外之阳不足,急宜回阳收纳。’’
大便下血: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然大便下血不止,此是下焦无火,不能统摄,有下脱之势。急宜大剂回阳,如附子理中、回阳饮之类。”
吐血身热:“凡吐血之人,多属气衰不能摄血。吐则气机向外,元气亦与之向外,故身热。急宜回阳收纳为主,切不可见吐血而即谓之火,以凉剂施之。"
三、月经诸症,须识阳虚
妇科月经各病多有涉及失血诸症,郑氏对此也颇有研究,很多观点含有创见,值得深思。
比如经水先期而至,他说:“诸书皆称虚中有热,为太过,为气之盈……以为血中有热,热清而血不妄动,经自如常。予谓不尽属热,多有元气太虚,血稍存注,力不能载,故先期而下。其人定见面白无神,少气懒言,稍有劳动,心惕气喘,脉细而微,亦或浮空。此等法当温固元气为主,不得妄以芩连四物汤治之"(《医法圆通卷二》,下同)。
再如“经水来多而色紫成块",他说: “诸书皆称火化太过,热盛极矣。多以凉血汤及生地四物加芩、连之类,法实可从,其病形定是有余可征。若无有余足征,而人见昏迷,困倦嗜卧,少气懒言,神衰已极,又当以气虚血滞,阳不化阴,阴凝而色故紫,故成块。不得妄以清凉施之,法宜温固本元为主,如理中汤加香附、甘草干姜汤、建中汤之类,方不为害。’’
又如血崩一症,世多以火旺逼血妄行论治,他说:“按崩证一条,有阳虚者,有阴虚者。阳虚者何?或素秉不足,饮食不健。或经血不调,过服清凉。或偶感风寒,过于宣散。或纵欲无度,元气剥削。如此之人,定见起居动静、言语、脉息、面色,一切无神。元气太虚,不能统摄,阴血暴下,故成血崩。实乃脱绝之征,非大甘大温不可挽救,如大剂回阳饮、甘草干姜汤之类。切切不可妄以凉血、止血之品施之。"
以上月经诸症,世习确实多以实热火邪论处,郑钦安独具慧眼,不为所惑,“总之众人皆云是火,我不敢即云是火,全在有神无神处,仔细详情,判之自无差矣。"
归纳上述所论,可以看出,他不囿于旧说,坚持阴阳至理,善于辨别阳虚阴火所致月经诸症,代表了他在妇科方面的建树。
四、针砭时弊,驳斥旧说
针对时弊,郑氏反复批驳了市习一见血症“皆谓之火",“称为火旺”的观点,认为“毒流有年,牢不可破"。“今人一见失血诸症,莫不称为火旺也。称为火旺,治之莫不用寒凉以泻火。举世宗之而不疑,群医信之而不察,所以一得失血证,群皆畏死。由其一经失血,死者甚多,不知非死于病,实死于泻火之凉药耳。"“此其中亦有故,故者何?惑于血色之红也,不知血从火里化生出来,经火锻炼,故有色赤之象,岂得以色红而即谓之火,即宜服凉药乎?此处便是错误关头。毒流有年,牢不可破"(《医法圆通卷四》,下同)。
既然辨证有误,视阴火为阳火,那么治疗用药势必有错。郑氏亦指斥其谬:“今之失血家,群皆喜服清凉而恶辛温,每每致死,岂不痛惜……失血之人,血行于上,而气伏不升可知。欲求血之伏于下,是必待气之升于上,气升于上,血犹有不伏者乎?知得此中消息,则辛温扶阳之药,实为治血之药也。’’郑钦安并作“七绝二首"以教世人:“吐血都传止血方,生军六味作主张。甘寒一派称良法,并未逢人用附姜。血水如潮本阳亏,阳衰阴盛敢僭为。人若识得升降意,宜苦宜辛二法持。”前一首讲甘寒泻火止血之法,后一首讲辛温扶阳止血之道。怎奈当今医界对前者附和者众,而后者识得者寡。
稍后于郑氏的近代名医范文甫、曹颖甫等辈止血亦倡用温阳之法,善用附子理中汤,范文甫认为:“服寒凉药止血,血得寒凉而凝结,血止是暂时的。血凝而不流畅,必致妄行而外溢,故愈后常复发。血得温则畅行,畅则循环无阻,血行经不外溢,故愈后不复发。”曹颖甫也指出: “人之一身,惟血最热。少年血盛则耐寒,老年血虚则畏寒,血虚故也。妇人血败,虽当盛暑,亦必寒战,此其明验也。故无论吐血、衄血、便血及妇人崩漏,其体必属虚寒。至于亡血而身热,则里阴不能抱阳,阳荡而无归矣。至是而用凉血之药,十不活一。所以然者,为其阴中之阳气,一戕亡于血,再戕于凉药也。”二公所言颇含至理,也为郑氏倡用温阳止血之法加了注脚。
五、医案例举
1.鼻衄
刘某,男,5岁。某年春季,其父背来就诊说:小儿一人在家,中午忽发现鼻出血不止,倦怠无力,躺在椅上,面色苍白。曾频频用凉水冷敷,流血反而加剧,急请范中林先生诊治:患儿精神萎靡,四肢逆冷,唇舌淡白。此为少阴寒证,阳气衰微,不能摄血,阴气较盛,势必上僭。法宜壮阳驱阴,温经摄血。急投四逆以救其里。处方:天雄片30g,炮姜30g,炙甘草20g,一剂。嘱急火煮半小时许,先取少量服之;余药再煮半小时,续服。患儿父亲将处方拿回家中,其母见之,大吵大闹:“从古到今,未见鼻流血用干姜附片!"其父仍坚持服
用。一剂未尽,血立刻止住。傍晚,患儿在院内玩耍如常(《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鼻衄一证,外感风邪,肺郁化热;过食辛辣厚味,胃火上逆;暴怒气逆,肝火妄动;肾阴耗损,虚火上炎等等,均可热伤脉络,迫血妄行,治则常以清热凉血为主。但临证确属虚寒,血失统摄而致衄者,亦非罕见,若误用凉药每成偾事。
本例精神萎靡,四肢逆冷,唇舌淡白,显系阴证,范先生以大剂四逆汤,一剂即能取效,颇见火神派功力。
2.吐血
患者王某,男,4 2岁,身体消瘦,面容萎黄无神,耳鸣,两足发烧,虽冬季晚上,足部亦伸出被外,其他部分怕冷。咳时气紧,吐白泡沫涎痰,略带盐味,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弦。近来咳喘日益加重,不能平卧,突然咳吐鲜血。从上述种种症状来看,此为肾阳虚寒之证。先以甘草干姜汤守中以复阳,止血而宁咳。炮姜、炙甘草用量各120g。两剂后,血止而咳亦减。肾为水脏,肾中真阳衰微不能化气行水,水邪上
逆,冲肺而咳,以大剂真武汤治之。附片初为50g,继增至120g,连服8剂,咳喘明显好转,痰亦减少,已能平卧,怕冷感亦减。为预防再次吐血,以炮姜易生姜,去白芍加上肉桂以补肾中真阳,又服10剂,诸症消失而告愈,此为唐步祺先生案例(《郑钦安医书阐释》)。
此症一派肾阳虚寒之象,出血属阴火无疑。唯“耳鸣,两足发烧”之症容易惑人,其实是由阳气上浮、下脱引起,不可误为阴虚火旺。
3.经行血崩
杨某,女,4 1岁。适值月经来潮,因抬重物用力过猛,骤然下血如崩。先后经二医诊治,皆云血热妄行,服用清热、止血之剂,血未能止,迁延十余日,以致卧床不起,延吴佩衡先生诊治:面色蜡黄,精神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手足不温。经血仍淋漓不断,时而如潮涌出,皆清淡血水兼夹紫黑血块,腰及小腹酸胀坠痛。舌质淡,苔薄白少津,脉沉涩。此乃阳气内虚,冲任不守,气不纳血,血海不固,致成崩漏之证。方用回阳饮加人参扶阳固气:附片12Og,吉林红参9g,炮黑姜9g,上肉桂9g(研末,泡水兑入),甘草9 g。服二剂后,流血减少其半,血色淡红,瘀块减少,呼吸已转平和,四肢回温。原方加炒艾15g,阿胶24g(烊化分次兑服),炒白术9g,侧柏炭9g。连服三剂后,流血大减,仅为少量淡红血水,精神饮食增加,面色已转润泽,舌质显红润,苔薄白,脉缓弱,已能起床。阳气回复,气血渐充,欲求巩固,仍须与甘温之剂调补之。以四逆当归补血汤加味:附片90g,口芪6Og,当归3Og,干姜15g,上肉桂12g(研末,泡水兑人),炒艾15g,阿胶12g(烊化,分次兑服),甘草9 g。连服五剂,流血全止,精神、饮食基本恢复,颜面唇舌已转红润,脉象和缓,能下床活动。继服四逆当归补血汤加上肉桂、砂仁,服二十余剂,气血恢复,诸症获愈(《吴佩衡医案》)。
4.胃癌出血
上海圣仙禅寺惠宗长老患病胃癌,吐血便血并作,“血溢于上,并注于下,昏昏沉沉,不能与人语。面浮足肿,唇淡舌浊,脉微欲绝。"5天中输血5次,但随输随吐,终不能止。第6天西医还要输血时,请刘民叔会诊。刘力阻输血,谓“外血输人体内,必赖身中元气为之运行。今脉微欲绝,元气将脱,兼之身面浮肿,水气内甚,若再输入外血,则此若断若续之元气能载而与之俱运否?……徒见失血而输血,病既未除,益其血必复失之,往复为之,血不能益,反损其气,势必不至耗尽元气不止。”乃以大剂附子为治:黄附块3Og,干姜15g,灶心土9g,生地15g,花蕊石3Og,阿胶12g,白及9g,甘草6g。另用云南白药,每3O分钟服一分。三帖而血全止,以原方为基础,前后调理32天, “安全康复"(《鲁楼医案》)。刘民叔亦为火神派名家,有“刘附子"之誉。
第六节 勘破阴霾,独辨阴火
我们在“详辨阴证,多有创见"一节中,论述了郑钦安对于阴证三候的全面认识,尤其是他对阴盛格阳(含真气上浮与虚阳外越)与阳虚欲脱所产生的种种假热之症,能够辨伪存真,识破假象,是其学术经验中最独到、最精华的部分,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郑氏所识别的假热之症与其他种种假象,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它们都是在全身“阴象’’、“阴色”的基础上,在重重阴霾中产生的局部假热之症,如头面五官诸般“肿痛火形"和周身发热、发斑、肿块等症,这些假热之症郑钦安称之为“阴火"。在辨认病证时,他曾说过:“不必细分,总在阴火阳火判之而已。"这句话,可以说是他探求阴阳至理,“认证只分阴阳’’的翻版。因此我们换个角度也可以说,郑钦安学术理论中最独到、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对阴火的辨识。
尽管我们多次论述了郑氏对阴盛格阳与阳虚欲脱所致种种阴火的辨识,但是,由于辨识阴火的重要性,以及它在郑钦安学术思想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因此本节专从辨识阴火的角度再来探讨郑氏的学术经验。
一、辨认阴火,必现阴象
临床上寒热真假、混淆不清的情况十分常见,阴火常被误认为阳火,这是有原因的,下面试作分析。
阴火是与阳火相对而言,阳火又称“实火",郑钦安有时又称“邪火”,指由邪热而产生的火症,其病性(本质)与症象均属阳热(实热),二者标本一致。而阴火,阴证所生之火,是在全身“阴象”、“阴色"亦即阴证的基础上产生的局部虚热,乃假热之症,因此可以称之为“假火"。阴证是本,是实质;虚热是标,是假相,二者具有矛盾特征。这样就可以看出阴火与阳火的异同了,所异者二者的病性相反,前者属阴属
寒,后者属阳属热;相同之处在于二者均具有发热症象,但一为假相,一为真相,这就是二者易于混淆,阴火常被视为阳火的原因。郑钦安有时又称阴火为“虚火",但虚火既可由阴证产生,也可由阴虚等因素产生(即阴虚火旺),因此这个概念不太确切,毋宁说阴火、假火更切当。顺便提一下,阴虚火旺所生之虚热(或称虚火)自是热象,与其阴虚病性是一致的,不存在矛盾现象,因此不能称作阴火。按郑钦安的概念,阴虚
与实热属于一体,均视为阳症,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这就如同将阳虚与实寒均视为阴症一样。
怎样辨认真假寒热,阴盛格阳所产生的种种阴火之症?郑钦安最根本的主导思想就是以阴阳实据为凭,“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郑氏诫日:“学者务于平13,先将阴阳病情,真真假假熟悉胸中,自然一见便知,亦是认证要着。”所谓阴阳实据,是他辨认阳火、阴火的不二法门,我们在前面已经多次介绍,不再赘述。他说:“当知阳证邪火,其人脉息、声音一切有神。若阴气上腾之阴火,脉息、起居一切无神,阴象全具。此乃认证关键,不可不知"(《医法圆通卷三》)。
那么要辨认阴火,就是从阳虚辨诀中识之,从阴象阴色中求之。他在论述真气上浮所现阴火时说:“大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阴气盛必上腾,即现牙痛龈肿,口疮舌烂,齿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病。不得妄以滋阴降火之法施之。若妄施之,是助阴以灭阳也。辨察不可不慎,总在这阴象追求,如舌青、唇青、淡白、无神之类是也”(《医理真传卷二》)。“总在这阴象追求’’,就是辨认真气上浮所现阴火的关键。
在论述虚阳外越所现阴火时说:“元阳不足,阴必盛,即为虚邪,多不肿痛,即有肿痛甚者,乃元阳外脱之候,必现阴象以为据。若无阴象可验,便是实火,此认症之要也’’(《医理真传卷二》)。“必现阴象以为据",乃是辨认虚阳外越所现阴火的关键。
关于真气上浮与虚阳外越所致阴火问题,无疑是郑氏理论中的精华部分,但是前面已经多次论述,还有各种血症多数属于阴火问题,已经另设专题阐述,故而这里不再重复。本节重点讨论一下郑钦安对于其他方面的阴火辨识问题。
杨某,男,32岁,云南姚安县人。始因风寒,身热头痛,某医连进苦寒凉下方药十余剂,且重加犀角、羚羊角、黄连等,愈进愈剧,病发已20日,危在旦夕,始延吴佩衡诊治。刻诊:“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渴喜滚烫水饮。小便短赤,大便已数日不解,食物不进,脉浮虚欲散’’。吴氏认为证系风寒,误服苦寒太过,真阳逼越于外而成阴极似阳之症。“外虽现一派热象,是为假热;而内则寒凉已极,是为真寒。如确系阳证,内热熏蒸,应见大渴饮冷,岂有尚喜滚饮乎?况脉来虚浮欲散,是为阳气将脱之兆"。治之急宜回阳收纳,拟白通汤加上肉桂为方:附片6Og,干姜26g,上肉桂1Og(研末,泡水兑人),葱白4茎。方子开好,病家称家中无人主持,未敢服药,实则犹疑不定。次日又延吴氏诊视,“仍执前方不变”。并告以先用肉桂泡水试服,若能耐受,则照方煎服。病家如法试之。服后即吐出涎痰碗许,人事稍清,内心爽快,遂进上方。病情即减,身热约退一二,出现恶寒肢冷之象,已无烦躁谵语之状,且得熟睡片刻。乃以四逆汤加上肉桂续服:附片1OOg,干姜36 g,甘草12g,上肉桂1Og(研末,泡水兑人)。服药一剂,身热退去四五,脉稍有神。尿赤而长,略进稀饭。再剂则热退七八,大便已通。唯咳嗽痰多夹血,病家另请数医诊视,皆云热证,出方不离苦寒凉下之法。鉴于前医之误,未敢轻试。其时病人吃梨一个,“当晚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又急邀吴氏诊视,见舌白而滑, “仍喜滚饮’’,判为“阳神尚虚,阴寒未净’’。仍主以大剂回阳祛寒之法,照第二方剂量加倍,另加茯苓3Og,半夏16g,北细辛4g,早晚各一剂(即日进2剂)。连服6剂,3天后再诊,身热已退,咳嗽渐愈,饮食增加,小便淡黄而长,大便转黄而溏。前方去半夏、细辛,加砂仁、白术、口芪善后,连进十余剂,诸症俱愈(《吴佩衡医案》)。
此案既显出吴氏辨证准确,独具胆识,又示其火神用药风格。在一派热象之中,以“舌白而滑,渴喜滚烫水饮,脉浮虚欲散"为辨识阴证眼目,郑氏“用药真机”在此正可作为依据。另外,从其服苦寒凉下之药而病“愈进愈剧’’,亦可推知绝非阳证。最可奇者,病人吃一梨后,竟然“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此系阴证食凉必然加重之理,阳气欲脱之象,吴氏加倍重用附子,不夹任何凉药,挽回此等重症,确有超人见识,实在令人钦佩。吴氏重用附子,均令先煎2~3小时,以口尝不麻口舌为准,虽大剂量亦不偾事。这一点应该提请注意。
2.阴极似阳(二)
患者秦某,1 3岁,患伤寒重症发烧已20余日不退。其父系云南省昆华医院院长、著名西医秦某,与同道多方救治均不见效,认为已“无法挽救”,无奈邀请吴佩衡诊治。
1月7日:发热20余日,晨轻夜重,面色青黯,双颧微红,口唇焦躁已起血壳,日夜不寐,人事不省,时而烦乱谵语,双手乱抓。呼吸喘促,食物不进,小便短赤,大便多日不通。舌苔黑燥,不渴,喂水仅能下咽二三口,脉浮而空,重按无力。吴认为系“伤寒转入少阴,阴寒太盛,阴盛格阳,心肾不交,致成外假热而内真寒之阴极似阳证。外虽现一派燥热之象,内则阴寒已极,逼阳外浮,将有脱亡之势。"“法当大剂扶
阳抑阴,回阳收纳,交通心肾,方可挽回。”拟以白通汤加肉桂主之:附片25Og,干姜5Og,葱白4茎,上肉桂15g(研末,泡水兑人)。
1月8日:热度稍降,唇舌已较润,烦乱亦止。处方:附片3OOg,干姜80g,茯苓30g,葱白4茎,上肉桂15g(研末,泡水兑人)。
1月9日:热度稍降,神情淡漠,不渴饮,夜间烦躁复作,认为药不胜病,尚须加量,处方:附片400g,干姜15Og,茯神5Og,炙远志20g,公丁香5g,生甘草20g,上肉桂20g(同前法),昼夜连进2剂。
1月1 O日:身热退去十之八九,黑苔退去十之六七,唇舌回润,脉已浮缓。病似转安。上方出入加减,但附子用量一直是400g,且昼夜连进2剂,直至1 3日,病情稳定向好,经七八天善后调理,终至痊愈(《吴佩衡医案》)。
此症发热,口唇焦燥,双颧微红,烦乱不寐,小便短赤,大便不通,舌苔黑燥等颇似阳热之象,怎么看都是热证;但从面色青黯,人事不省,不渴,脉浮而空等症判为内真寒而外假热,“阴寒已极,逼阳外浮,将有脱亡之势",其认证之准确,令人不胜钦佩。毅然投以大剂白通汤,不夹一味阴药,每日一诊,随时调方,附片从2 5 Og增加到400g,且日进2剂就是800g,终于救治如此危症,确实惊世骇俗,真善用附子大
家也。当时有一学者曾题嵌字联盛赞吴先生:“济世全凭寸心无任钦佩,处方独具斗胆谁能抗衡"。
3.假热真寒
车某,男,74岁。1 9 7 5年4月初感受风寒,全身不适。自拟温补汤剂服之,病未减轻,勉强外出散步,受风而病情加重。头昏体痛,面赤高热,神志恍惚。查体温3 9℃,诊为感冒高热,注射庆大霉素,高烧仍不退,病势危重,邀范中林先生至家中急诊:高烧已三日,阵阵昏迷不醒,双颧潮红。虽身热异常,但重被覆盖,仍觉心中寒冷。饮食未进,二便闭塞。脉微欲绝,舌淡润滑,苔厚腻而黑。
辨证:患者高热,神昏,面赤,苔黑,二便不通,似阳热之象。但虽高热,反欲重被覆身;身热面赤,而四肢厥冷;二便不通,却腹无所苦;苔黑厚腻,但舌润有津;高烧神昏,无谵妄狂乱之象,而脉现沉微。参之年已古稀,体弱气衰,实一派少阴孤阳飞越之候,生气欲离,亡在顷刻。虽兼太阳表证,应先救其里,急投通脉四逆加葱白,直追散失欲绝之阳。处方:制附片60g(久煎),生甘草30g,干姜60g,葱白6 Og。
服上方二剂,热退,黑苔显著减少。阳回而阴霾初消,阴阳格拒之象已解。但头痛、身痛表证仍在;肾阳虚衰,不能化气,故仍二便不利。以麻黄附子甘草汤驱其寒而固其阳,加葱白生少阳之气,处方:麻黄1Og,制附片60g(久煎),生甘草20g,葱白1 20g。
上方服四剂,头不觉昏,二便通利,黑苔退尽,唯身痛未除。虽阳回表解,仍舌淡,肢冷,阴寒内盛,呈阳虚身痛之象。宜温升元阳而祛寒邪,以四逆加辽细辛主之。处方:制附片60g(久煎),炙甘草2Og,干姜30g,辽细辛6g。服二剂,余症悉除,以理中汤加味调理之(《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本例高热,面赤,二便不通,双颧潮红,颇似阳热之象,但脉微欲绝,脉证不符。范氏遇此寒热真假难辨之际,特别重视舌诊,凡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白滑者,均视为附子或四逆汤的使用指征,此系范氏独到经验,实则本于郑钦安“用药真机"所示阳虚辨诀。本例其舌淡润滑,为阴寒内盛;苔黑而润滑有津,乃肾水上泛;脉微欲绝,则系少阴典型脉象。总之不可误认为阳热,实
为阴寒内盛,虚阳外浮之象。范氏辨证精细,步步推理,令人信服;先救其里,后解其表,处处以阳气为本,擅用附子,尽显火神派风格。
4.重型肺脓疡
海某,女,19岁。行剖腹产失血过多,经输血抢救后,突然高热40℃以上。经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治疗,数日后体温降低,但一般情况反见恶化,神识昏愦,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白细胞高达2O.0×109/I。以上。因病情危重,未做X线检查。继续以大量抗生素治疗,配合输液吸氧,均未效,延吴佩衡先生会诊:神志不清,面唇青紫灰黯,舌质青乌,鼻翼煽动,呼吸忽起忽落如似潮水,十指连甲青乌,脉弦硬而紧,按之无力而空。认为肝肾阴气内盛,心肾之阳衰弱已极,下焦真阳不升,上焦阴邪不降,一线残阳将绝,已现衰脱之象。唯有扶阳抑阴,强心固肾,尽力抢救垂危。主以大剂回阳饮(即四逆汤加肉桂):附片150g,干姜50g,上肉桂l0g(研末,泡水兑入),甘草20 g。因附片需要先煨三四小时,故让患者先服上肉桂泡水,以强心急救。并预告病家,服此方后可能有呕吐反应,如呕吐之后喉间痰声不响,气不喘促,舌质色较转红,尚有一线生机可以挽回,否则难治.
复诊:服上方后果如前言,呕吐涎痰后已见转机,神识较前清醒,嗜卧无神,已能缓慢答问,吃流汁,舌尖已见淡红色,苔白滑厚腻,口唇青紫较退,两颊紫红,鼻翼不再煽动,呼吸仍有困难,咳嗽咯大量脓痰,脉仍弦滑而紧,按之而空。衰脱危候大为减轻,仍以扶阳温化主之:附片150g,干姜50g,上肉桂lO g(研末,池水兑人),半夏1O g,茯苓20g,甘草8g。
三诊:神智清醒,面颊微转润红,指甲唇舌青紫已退十之八九,鼻头、目眶微青,午后潮热,喘咳气短,咯大量脓痰,脉弦滑,病已转危为安,再以上方加减:附片200g,干姜lOOg,茯苓30g,上肉桂lO g(研末,泡水兑入),公丁5g,法夏lOg,橘红l0g,甘草8g,细辛5g。
四诊:面颊微红润,口唇、舌质青紫已退,呼吸渐趋平稳,午后潮热已退,咳嗽、咯脓痰稍减少,胃气已开,能进食,人事言语已近常态。大便溏泻,系病除之兆,脉转和缓。大病初退,情况好转,经X线检查发现双肺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洞,细菌培养,检出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后诊为“严重型肺脓疡"。拟方:附片15Og,干姜50g,广陈皮8g,杏仁8g(捣),炙麻茸8g。连服四剂,喜笑言谈自如,病状若失(《吴佩衡医案》)。
此症凶险至极,若从白细胞20.o×1 09/I。、咯吐脓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脓疡等着眼,势必陷入到痰热蕴肺,热毒盛极的认识中,难免大剂黄芩、鱼腥草之类苦寒套方,后果可想而知。吴氏不为其所惑,从神色舌脉断为阴寒内盛,“一线残阳将绝’’,已呈阳脱之象,处以大剂回阳饮,附片从15Og增至200g,挽起此等重症,其胆识、经验皆非常医所及,不愧火神派大家。
5.头痛
张某,男,36岁。头痛已6年,逐渐加重。看书写字时,头痛目胀尤甚。1976年1O月初诊:头暴痛如裂,不敢睁眼。心烦,气短,四肢厥冷,面色青暗萎白,舌淡而乌暗边缘有齿痕,苔灰白薄润,脉沉微。
辨为少阴阳衰阴盛,阴阳格拒之证。其面色青暗,四肢厥冷,全身乏力,舌淡乌暗,苔白灰滑,脉沉微即是阴盛明证;而心烦气短则属阳为阴困,阴盛于内,格阳于外之象。法宜回阳通脉,白通汤主之:制附片6Og(久煎),干姜3Og,葱白头60g。连进4剂,头痛与精神好转,阴盛日久,须温补少阴兼顾太阴,以四逆汤合理中丸加味,配为丸药长服:制附片60g,干姜30 g,炙甘草20g,生晒参30g,炒白术30g,茯苓
30g,上肉桂15g,枸杞20g,菟丝子30g。1O剂,水打为丸,缓服。随访三年来,虽经常加夜班,头痛始终未犯(《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如此暴痛如裂之头痛,未用一味芎、芷、蝎、蜈之类套方套药而能治愈,仗的是治病求本,从阴寒内盛,逼阳欲脱着眼,以大剂附子、干姜取效,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俗辈所及。郑钦安对此早有论述:“因阳虚日久,不能镇纳浊阴,阴气上腾,有头痛如裂如劈,如泰山压顶,有欲绳索紧捆者,其人定见气喘唇舌青黑,渴饮滚汤,此属阳脱于上,乃属危候,法宜回阳收纳为要,如大剂白通四汤之类,缓则不救。”范氏此案正本于此。
第五节 失血诸症,多属阳虚
郑钦安对各种出血病症积累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见解不同凡响,值得单独列出讨论。从探求阴阳至理的观念出发,他首先强调血症辨治像其他病症一样,也要按照阴阳虚实为纲,他在“血证门" (吐血、鼻血、牙血、毛孔血、耳血、二便血)中指出:“血证虽云数端,究竟不出阴阳盈缩定之矣。“予治一切病证与此血证?只要无外感病形,即握定阴阳盈缩治之,见功屡屡,获效多多,真不传之秘法,实度世之金针’’(《医法圆通卷二》)。他对阳虚不能统血,阴血外越引起失血诸症,尤具卓见,可称超凡脱俗,独有建树。下面予以介绍。
一、阳虚居多,十居八九
郑钦安辨认血症的标准仍然不离阴阳两纲: “天包乎地,气统乎血,气过旺,可以逼血外越,则为阳火;气过衰,不能统血,阴血上僭外溢,则为阴火。阳火,其人起居,一切有神;阴火,动静起居,一切无神"(《医法圆通卷二》)。把血症分为阴阳两纲,称之为“阴火”和“阳火”,亦即阳虚和实热。一般都认为,血症由热盛即阳火引起者多见,“举世宗之而不疑,群医信之而不察”。
然而,以郑氏“经验多年”而论,认为阳火引起的血症很少见,而阳虚即阴火引起的血症则多见,“十居八九"。他说:“失血之人正气实者少也,正气一衰,阴邪上逆,十居八九,邪火所致十仅一二。"“宜苦(寒)者,十仅一二,宜平(热)者十居八九’’(《医法圆通卷四》)。这一点确为真知灼见,与世行观点大不相同,是他关于血症理论最独到的观点。以笔者认识,郑氏经验才符/~-,ll床实际,后面所附验案可以证明。
还有一点应该注意,即或是由阳火(郑氏有时又称“邪火”)所致失血,在用凉药止血时,也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切不可一凉到底,免伤元气。他说:“俟火一去,即宜甘温甘凉,以守之复之,又不可固执。须知道血下既多,元气即损,转瞬亦即是寒,不可不细心体会”(《医法圆通卷二》)。体现了郑氏一贯推重阳气的观点。
二、判认阳虚,阴象为据
郑氏判断“阴火”血症的根据仍旧是“阳虚秘诀”,从阴象中求之:如“鼻血一证,有由火旺而逼出,定有火形可证,如口渴欲冷,大小便不利之类……有元阳久虚,不能镇纳僭上阴邪,阴血外越,亦鼻血不止(不仅鼻血一端,如吐血、齿缝血、耳血、毛孔血、便血等)。其人定无火形可征,二便自利,唇舌淡白,人困无神。法宜扶阳收纳,如潜阳、封髓、甘草干姜或加安桂、吴萸之类。学者切切不可一味见病治病,务要将内外病形、阴阳实据熟悉胸中,方不致误人性命也"(《医理真传卷一》)。
下面举例示范郑氏判认虚阳外越之血症:
如齿牙出血:“素秉阳虚之人,并无邪火足征,阴象全具,忽见满口齿牙血出。此是肾中之阳虚,不能统摄血液,阴血外溢,只有扶阳收纳一法最妥"(《医法圆通卷三》,下同)。
皮毛出血:“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见皮毛出血,此乃卫外之阳不足,急宜回阳收纳。’’
大便下血: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然大便下血不止,此是下焦无火,不能统摄,有下脱之势。急宜大剂回阳,如附子理中、回阳饮之类。”
吐血身热:“凡吐血之人,多属气衰不能摄血。吐则气机向外,元气亦与之向外,故身热。急宜回阳收纳为主,切不可见吐血而即谓之火,以凉剂施之。"
三、月经诸症,须识阳虚
妇科月经各病多有涉及失血诸症,郑氏对此也颇有研究,很多观点含有创见,值得深思。
比如经水先期而至,他说:“诸书皆称虚中有热,为太过,为气之盈……以为血中有热,热清而血不妄动,经自如常。予谓不尽属热,多有元气太虚,血稍存注,力不能载,故先期而下。其人定见面白无神,少气懒言,稍有劳动,心惕气喘,脉细而微,亦或浮空。此等法当温固元气为主,不得妄以芩连四物汤治之"(《医法圆通卷二》,下同)。
再如“经水来多而色紫成块",他说: “诸书皆称火化太过,热盛极矣。多以凉血汤及生地四物加芩、连之类,法实可从,其病形定是有余可征。若无有余足征,而人见昏迷,困倦嗜卧,少气懒言,神衰已极,又当以气虚血滞,阳不化阴,阴凝而色故紫,故成块。不得妄以清凉施之,法宜温固本元为主,如理中汤加香附、甘草干姜汤、建中汤之类,方不为害。’’
又如血崩一症,世多以火旺逼血妄行论治,他说:“按崩证一条,有阳虚者,有阴虚者。阳虚者何?或素秉不足,饮食不健。或经血不调,过服清凉。或偶感风寒,过于宣散。或纵欲无度,元气剥削。如此之人,定见起居动静、言语、脉息、面色,一切无神。元气太虚,不能统摄,阴血暴下,故成血崩。实乃脱绝之征,非大甘大温不可挽救,如大剂回阳饮、甘草干姜汤之类。切切不可妄以凉血、止血之品施之。"
以上月经诸症,世习确实多以实热火邪论处,郑钦安独具慧眼,不为所惑,“总之众人皆云是火,我不敢即云是火,全在有神无神处,仔细详情,判之自无差矣。"
归纳上述所论,可以看出,他不囿于旧说,坚持阴阳至理,善于辨别阳虚阴火所致月经诸症,代表了他在妇科方面的建树。
四、针砭时弊,驳斥旧说
针对时弊,郑氏反复批驳了市习一见血症“皆谓之火",“称为火旺”的观点,认为“毒流有年,牢不可破"。“今人一见失血诸症,莫不称为火旺也。称为火旺,治之莫不用寒凉以泻火。举世宗之而不疑,群医信之而不察,所以一得失血证,群皆畏死。由其一经失血,死者甚多,不知非死于病,实死于泻火之凉药耳。"“此其中亦有故,故者何?惑于血色之红也,不知血从火里化生出来,经火锻炼,故有色赤之象,岂得以色红而即谓之火,即宜服凉药乎?此处便是错误关头。毒流有年,牢不可破"(《医法圆通卷四》,下同)。
既然辨证有误,视阴火为阳火,那么治疗用药势必有错。郑氏亦指斥其谬:“今之失血家,群皆喜服清凉而恶辛温,每每致死,岂不痛惜……失血之人,血行于上,而气伏不升可知。欲求血之伏于下,是必待气之升于上,气升于上,血犹有不伏者乎?知得此中消息,则辛温扶阳之药,实为治血之药也。’’郑钦安并作“七绝二首"以教世人:“吐血都传止血方,生军六味作主张。甘寒一派称良法,并未逢人用附姜。血水如潮本阳亏,阳衰阴盛敢僭为。人若识得升降意,宜苦宜辛二法持。”前一首讲甘寒泻火止血之法,后一首讲辛温扶阳止血之道。怎奈当今医界对前者附和者众,而后者识得者寡。
稍后于郑氏的近代名医范文甫、曹颖甫等辈止血亦倡用温阳之法,善用附子理中汤,范文甫认为:“服寒凉药止血,血得寒凉而凝结,血止是暂时的。血凝而不流畅,必致妄行而外溢,故愈后常复发。血得温则畅行,畅则循环无阻,血行经不外溢,故愈后不复发。”曹颖甫也指出: “人之一身,惟血最热。少年血盛则耐寒,老年血虚则畏寒,血虚故也。妇人血败,虽当盛暑,亦必寒战,此其明验也。故无论吐血、衄血、便血及妇人崩漏,其体必属虚寒。至于亡血而身热,则里阴不能抱阳,阳荡而无归矣。至是而用凉血之药,十不活一。所以然者,为其阴中之阳气,一戕亡于血,再戕于凉药也。”二公所言颇含至理,也为郑氏倡用温阳止血之法加了注脚。
五、医案例举
1.鼻衄
刘某,男,5岁。某年春季,其父背来就诊说:小儿一人在家,中午忽发现鼻出血不止,倦怠无力,躺在椅上,面色苍白。曾频频用凉水冷敷,流血反而加剧,急请范中林先生诊治:患儿精神萎靡,四肢逆冷,唇舌淡白。此为少阴寒证,阳气衰微,不能摄血,阴气较盛,势必上僭。法宜壮阳驱阴,温经摄血。急投四逆以救其里。处方:天雄片30g,炮姜30g,炙甘草20g,一剂。嘱急火煮半小时许,先取少量服之;余药再煮半小时,续服。患儿父亲将处方拿回家中,其母见之,大吵大闹:“从古到今,未见鼻流血用干姜附片!"其父仍坚持服
用。一剂未尽,血立刻止住。傍晚,患儿在院内玩耍如常(《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鼻衄一证,外感风邪,肺郁化热;过食辛辣厚味,胃火上逆;暴怒气逆,肝火妄动;肾阴耗损,虚火上炎等等,均可热伤脉络,迫血妄行,治则常以清热凉血为主。但临证确属虚寒,血失统摄而致衄者,亦非罕见,若误用凉药每成偾事。
本例精神萎靡,四肢逆冷,唇舌淡白,显系阴证,范先生以大剂四逆汤,一剂即能取效,颇见火神派功力。
2.吐血
患者王某,男,4 2岁,身体消瘦,面容萎黄无神,耳鸣,两足发烧,虽冬季晚上,足部亦伸出被外,其他部分怕冷。咳时气紧,吐白泡沫涎痰,略带盐味,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弦。近来咳喘日益加重,不能平卧,突然咳吐鲜血。从上述种种症状来看,此为肾阳虚寒之证。先以甘草干姜汤守中以复阳,止血而宁咳。炮姜、炙甘草用量各120g。两剂后,血止而咳亦减。肾为水脏,肾中真阳衰微不能化气行水,水邪上
逆,冲肺而咳,以大剂真武汤治之。附片初为50g,继增至120g,连服8剂,咳喘明显好转,痰亦减少,已能平卧,怕冷感亦减。为预防再次吐血,以炮姜易生姜,去白芍加上肉桂以补肾中真阳,又服10剂,诸症消失而告愈,此为唐步祺先生案例(《郑钦安医书阐释》)。
此症一派肾阳虚寒之象,出血属阴火无疑。唯“耳鸣,两足发烧”之症容易惑人,其实是由阳气上浮、下脱引起,不可误为阴虚火旺。
3.经行血崩
杨某,女,4 1岁。适值月经来潮,因抬重物用力过猛,骤然下血如崩。先后经二医诊治,皆云血热妄行,服用清热、止血之剂,血未能止,迁延十余日,以致卧床不起,延吴佩衡先生诊治:面色蜡黄,精神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手足不温。经血仍淋漓不断,时而如潮涌出,皆清淡血水兼夹紫黑血块,腰及小腹酸胀坠痛。舌质淡,苔薄白少津,脉沉涩。此乃阳气内虚,冲任不守,气不纳血,血海不固,致成崩漏之证。方用回阳饮加人参扶阳固气:附片12Og,吉林红参9g,炮黑姜9g,上肉桂9g(研末,泡水兑入),甘草9 g。服二剂后,流血减少其半,血色淡红,瘀块减少,呼吸已转平和,四肢回温。原方加炒艾15g,阿胶24g(烊化分次兑服),炒白术9g,侧柏炭9g。连服三剂后,流血大减,仅为少量淡红血水,精神饮食增加,面色已转润泽,舌质显红润,苔薄白,脉缓弱,已能起床。阳气回复,气血渐充,欲求巩固,仍须与甘温之剂调补之。以四逆当归补血汤加味:附片90g,口芪6Og,当归3Og,干姜15g,上肉桂12g(研末,泡水兑人),炒艾15g,阿胶12g(烊化,分次兑服),甘草9 g。连服五剂,流血全止,精神、饮食基本恢复,颜面唇舌已转红润,脉象和缓,能下床活动。继服四逆当归补血汤加上肉桂、砂仁,服二十余剂,气血恢复,诸症获愈(《吴佩衡医案》)。
4.胃癌出血
上海圣仙禅寺惠宗长老患病胃癌,吐血便血并作,“血溢于上,并注于下,昏昏沉沉,不能与人语。面浮足肿,唇淡舌浊,脉微欲绝。"5天中输血5次,但随输随吐,终不能止。第6天西医还要输血时,请刘民叔会诊。刘力阻输血,谓“外血输人体内,必赖身中元气为之运行。今脉微欲绝,元气将脱,兼之身面浮肿,水气内甚,若再输入外血,则此若断若续之元气能载而与之俱运否?……徒见失血而输血,病既未除,益其血必复失之,往复为之,血不能益,反损其气,势必不至耗尽元气不止。”乃以大剂附子为治:黄附块3Og,干姜15g,灶心土9g,生地15g,花蕊石3Og,阿胶12g,白及9g,甘草6g。另用云南白药,每3O分钟服一分。三帖而血全止,以原方为基础,前后调理32天, “安全康复"(《鲁楼医案》)。刘民叔亦为火神派名家,有“刘附子"之誉。
第六节 勘破阴霾,独辨阴火
我们在“详辨阴证,多有创见"一节中,论述了郑钦安对于阴证三候的全面认识,尤其是他对阴盛格阳(含真气上浮与虚阳外越)与阳虚欲脱所产生的种种假热之症,能够辨伪存真,识破假象,是其学术经验中最独到、最精华的部分,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郑氏所识别的假热之症与其他种种假象,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它们都是在全身“阴象’’、“阴色”的基础上,在重重阴霾中产生的局部假热之症,如头面五官诸般“肿痛火形"和周身发热、发斑、肿块等症,这些假热之症郑钦安称之为“阴火"。在辨认病证时,他曾说过:“不必细分,总在阴火阳火判之而已。"这句话,可以说是他探求阴阳至理,“认证只分阴阳’’的翻版。因此我们换个角度也可以说,郑钦安学术理论中最独到、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对阴火的辨识。
尽管我们多次论述了郑氏对阴盛格阳与阳虚欲脱所致种种阴火的辨识,但是,由于辨识阴火的重要性,以及它在郑钦安学术思想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因此本节专从辨识阴火的角度再来探讨郑氏的学术经验。
一、辨认阴火,必现阴象
临床上寒热真假、混淆不清的情况十分常见,阴火常被误认为阳火,这是有原因的,下面试作分析。
阴火是与阳火相对而言,阳火又称“实火",郑钦安有时又称“邪火”,指由邪热而产生的火症,其病性(本质)与症象均属阳热(实热),二者标本一致。而阴火,阴证所生之火,是在全身“阴象”、“阴色"亦即阴证的基础上产生的局部虚热,乃假热之症,因此可以称之为“假火"。阴证是本,是实质;虚热是标,是假相,二者具有矛盾特征。这样就可以看出阴火与阳火的异同了,所异者二者的病性相反,前者属阴属
寒,后者属阳属热;相同之处在于二者均具有发热症象,但一为假相,一为真相,这就是二者易于混淆,阴火常被视为阳火的原因。郑钦安有时又称阴火为“虚火",但虚火既可由阴证产生,也可由阴虚等因素产生(即阴虚火旺),因此这个概念不太确切,毋宁说阴火、假火更切当。顺便提一下,阴虚火旺所生之虚热(或称虚火)自是热象,与其阴虚病性是一致的,不存在矛盾现象,因此不能称作阴火。按郑钦安的概念,阴虚
与实热属于一体,均视为阳症,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这就如同将阳虚与实寒均视为阴症一样。
怎样辨认真假寒热,阴盛格阳所产生的种种阴火之症?郑钦安最根本的主导思想就是以阴阳实据为凭,“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郑氏诫日:“学者务于平13,先将阴阳病情,真真假假熟悉胸中,自然一见便知,亦是认证要着。”所谓阴阳实据,是他辨认阳火、阴火的不二法门,我们在前面已经多次介绍,不再赘述。他说:“当知阳证邪火,其人脉息、声音一切有神。若阴气上腾之阴火,脉息、起居一切无神,阴象全具。此乃认证关键,不可不知"(《医法圆通卷三》)。
那么要辨认阴火,就是从阳虚辨诀中识之,从阴象阴色中求之。他在论述真气上浮所现阴火时说:“大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阴气盛必上腾,即现牙痛龈肿,口疮舌烂,齿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病。不得妄以滋阴降火之法施之。若妄施之,是助阴以灭阳也。辨察不可不慎,总在这阴象追求,如舌青、唇青、淡白、无神之类是也”(《医理真传卷二》)。“总在这阴象追求’’,就是辨认真气上浮所现阴火的关键。
在论述虚阳外越所现阴火时说:“元阳不足,阴必盛,即为虚邪,多不肿痛,即有肿痛甚者,乃元阳外脱之候,必现阴象以为据。若无阴象可验,便是实火,此认症之要也’’(《医理真传卷二》)。“必现阴象以为据",乃是辨认虚阳外越所现阴火的关键。
关于真气上浮与虚阳外越所致阴火问题,无疑是郑氏理论中的精华部分,但是前面已经多次论述,还有各种血症多数属于阴火问题,已经另设专题阐述,故而这里不再重复。本节重点讨论一下郑钦安对于其他方面的阴火辨识问题。